1. 主页 > 迪奥克绿植花卉 > 问答栏目

五倍子,黑醋炒五倍子

一、典籍摘要

1、《本草图经》:“生津液。”

2、《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

3、《本草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黑醋炒五倍子,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3、《本草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五贝子又称为五倍子,是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盐肤木的嫩叶或者叶柄,继而生成的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过烘焙干燥之后而得,五贝子是一种中药材。五倍子最早记录可见于《本草拾遗》一书,我国五倍子的生产与应用历史悠久。

4、《本草拾遗》:“肠虚泻痢,熟汤服。”

1、治泻痢不止:五陪子一两。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本草纲目》)2、治自汗、盗汗: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本草纲目》)。

5、《药性歌括四百味》:“五倍苦酸,疗齿疳䘌。痔痈疮脓,兼除风热。”

6、《药笼小品》:“ 酸涩敛肺,咸寒降火化痰。治下血脱肛。”

五倍子的功效和作用 1、防治水田皮炎:五倍子一斤研成细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处,使呈一黑色保护层。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一天内,患处渗出停止,疼痛减轻。2.治疗盗汗:五倍子研成细。

7、《得配本草》:“咸、酸、寒、涩。入大肠经气分。敛肺止血,收痰止汗,除泻敛疮。”

8、《本草蒙筌》:“煎汤洗眼目,消赤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

9、《本草新编》:“味辛、酸,气平,无毒。入肾经。疗齿宣疳,及小儿面鼻疳疮,治风癣痒疮,并治大人五痔下血。洗目消赤肿,止疼痛。染须髭变黑。专为收敛之剂,又禁泻痢肠虚,解消渴,生津,却顽疼,去热。”

10、《饮片新参》王一仁:“性味涩苦微酸。敛肺涩精,止咳嗽,肠虚泄利,痔血,阴虚水肿,杀虫,敛溃疮。”

11、《本草备要》:“酸咸。其性涩,能敛肺;其气寒,能降火。生津化痰,止嗽止血,敛汗(郑赞寰曰∶焙研极细,以自己漱口水调敷脐上,治盗汗如神)解酒,疗消渴泄痢,疮癣五痔,下血脱肛,脓水湿烂,子肠坠下,散热毒,消目肿(煎水洗之),敛疮口(热散,疮口自敛)其色黑,能染须(丹溪曰∶倍子属金与水,噙之善收顽痰,解热毒。”

14、《玉楸药解》黄元御:味酸,气平,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收肺除咳,敛肠止利。

⑨治小便尿血:五倍子末,盐梅捣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⑩治鼻出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鲜绵灰等分,米饮服二钱。(《纲目》) ⑾治牙缝出血不止:五倍子,烧存性,研末敷之。(《卫生易简力》) ⑿治。

五倍子酸收入肺,敛肠坠,缩肛脱,消肿毒,平咳逆,断滑泄,化顽痰,止失红,敛溃疮,搽口疮,吹喉痹,固盗汗,止遗精,治一切肿毒痔瘘、疥癞金疮之类。

五倍子的作用 五倍子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等症状。1、五倍子治小儿遗尿:五倍子适量、研成细末、敷于患儿脐部,外用胶布贴紧,不使漏气,次日晚洗净脐部,继续敷用,连用1周。2、五倍子治血肿外伤:五倍子。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鞣质,另含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50.0%;含鞣质以没食子酸计,不得少于50.0%。

2、作用:本品有收敛、抗菌、抗突变等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ilanse@126.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