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角,大斗牛电影
汉服知识小科普
龙纹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一般作为皇族专用图案使用。而蟒纹、飞鱼纹、斗牛纹、麒麟纹等则常作为赐服的纹样使用。在明代,这些纹样极为相似,他们都是龙身,头上有双角,身上有鳞片。这样相似的形象给现在的汉服爱好者们提了一个难题。下面,小棠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些纹样的区别以及他们背后的文化渊源。
龙纹
关于龙的形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到了明代,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起来,大斗牛电影,《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福寿杂宝纹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图源:控弦司)
蟒纹
蟒原指大蛇,《尔雅》中记载:“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在明代,蟒是仅次于龙的高级纹饰。在赐服体系中的地位高于飞鱼、斗牛、麒麟等纹样。蟒的整体纹样与龙极为相似,两者的最大区别在爪部,所谓“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万历野获编》记载:“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明朝后期也出现了五爪蟒,称为“蟒龙”,因此,判断一件衣服纹饰是龙还是蟒,要通过衣物主任的身份灵活处理。
蟒服中所绘蟒兽纹饰分“行蟒”和“坐蟒”两种,坐蟒尤贵。《明史·舆服志》记载:“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
左上:过肩蟒云肩通袖妆花织金纱曳撒袍(图源:明华堂)
右上:绿绸画云蟒纹袍文物图(图源:《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山东博物馆出版)
右下:柿蒂四季海水纹坐蟒袍(图源:控弦司)
左下:柿蒂四季海水纹坐蟒袍细节图(图源:控弦司)
飞鱼纹
飞鱼纹在明代赐服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蟒纹。《中国文物大辞典》中记:飞鱼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亦有两角,惟较短。”飞鱼服在明武宗正德年间被规定为二品常服。
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的经典服饰之一,《明史·职官志》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除锦衣卫外,朝臣、宦官、名门望族也有穿着飞鱼服的。
香色麻飞鱼袍文物图(图源:《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山东博物馆出版)
四合如意云纹柿蒂窠飞鱼袍(图源:控弦司)
麒麟纹
麒麟,传说中的瑞兽,与龙、凤、龟共称为“四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麒麟”二字作出解释:“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麒麟大体形状像鹿,全身有鳞甲,牛尾马蹄,有一只肉角。不过麒麟的形象在历朝历代多有变化,甚至有说法指长颈鹿为麒麟。明代的麒麟形象经过变化,大致固定为龙首两角,有蹄子。麒麟纹与前文介绍的几种纹样最大的区别在于麒麟无爪,取而代之的则是蹄子。
缠枝莲四兽麒麟圆领长袄(局部)(图源:控弦司)
斗牛纹
斗牛原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晋书·张华传》中曾有“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的典故。
斗牛并非牛状。《宸垣识略》记:“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且视之,湖冰破裂一道已纵去。”由此可见斗牛其实是一种形象类似于虬螭之类的生物。又有《名义考》记:“斗牛如龙而觩角。” 觩,即为弯曲状。明代的斗牛为蟒形、鱼尾、头双角向下弯曲如牛角状。斗牛在明代的赐服体系中又次于飞鱼。清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记:“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
四季缠枝柿蒂斗牛袍(图源:控弦司)
总结
爪:龙爪五指,蟒、飞鱼、斗牛爪四指,麒麟无爪有蹄。
斗牛角擦菜籽油的好处,就是增加光滑度,让斗牛士不容易抓到。菜籽油,俗称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营养成分 主要成分有油酸,亚油酸。
角:斗牛角弯曲,和其他纹样显著不同。
尾:斗牛、麒麟、飞鱼皆为鱼尾;龙和蟒为龙尾
现在大家都知道如何分辨曳撒的纹样了吗?还不知道的话,那就再重头看一遍呦~
那我们下次小讲堂再见吧
[1]秦智雨.飞鱼服与绣春刀——明代锦衣卫制服速写[J].贵阳文史,2013(06):82.
[2]刘冬紅.从出土文物看明代服饰演变[J].南方文物,2013(04):83-93+71.
[3]杨君谊.景德镇瓷器装饰飞鱼纹图像学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6,29(01):188-192.
[4]柳彤.龙凤辨微——从首都博物馆藏金银器上的龙凤纹样看明代宫廷的等级规制(上)[J].收藏家,2019(05):51-56.
[5]门捷. 明清时期龙纹形式特征探析[D].西安工程大学,2012.
[6]范同利.麒麟纹演绎的时代烙印[J].东方收藏,2011(12):42-44.
有一天,他将书画摊开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
[7]微博文章:控弦司《明代赐服初探:蟒袍、飞鱼袍、斗牛袍、麒麟袍》
[8]《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山东博物馆
文/篱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